蒙草生态(300355),以“乡土种源”“数字导航”为核心的草业上市企业。通过“保育繁推”一体化,给出因地制宜的生态解决方案,用在大规模草原/荒漠生态恢复,矿山/废弃地治理,沿黄流域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及生态绿地建植中,恢复生物多样性及自愈力。累计修复国土面积近3000万亩。
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6万份;标本15万份;土壤150万份。采种田25万亩,制种车间33万㎡,通过数字种业平台,智能管理草种全产业链,保障生态修复、草畜产业有种可用、有种适用。
孵化“快乐小草”“小草数字”“土壤科技”专项高新技术公司,将“蒙草”模式扎根陕西秦草、西藏藏草、青海清草。聚焦“草、草原、草产业”,推进“草产品、草原生态、草产业运营”多元化经营模式。
水
土
气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核心优势在种业研发应用
(一)优质种源保障。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联合共建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2200种,涵盖生态修复、饲草、中草药等,共6万份;标本15万份;土壤150万份。
(二)育成推广新品种。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挖掘乡土植物特有基因,创制理想性状新品种。审定认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32个,获6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34个种质材料分别搭载嫦娥五号、神十三、神十四、神十六进行航天诱变。编制标准近500项,累计申请专利640项,草种业专利数量全球第六。
(三)生产实用草产品。全国布局采种田、繁种基地25万亩,制种车间64个,33万余平方米;引种驯化乡土植物200种,研发生产种子生态包、走路草坪等草产品,应用于各生态修复类型、生态景观。通过数字种业平台,智能管理草种全产业链。
核心业务是提供生态解决方案
(一)生态修复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应用
1.种子产品。研究抗旱、耐寒、耐盐碱、耐踩踏等植物应用特性,生产生态修复饲草兼用草种、草坪用种、观赏草用种,开发种子生态包(种子包衣丸化,乡土草种组合搭配有机肥、微量元素和菌肥等),解决生态修复、饲草种植、草坪建植等用种需求问题。孵化草种业专项业务公司。
2.数字产品。开发数字种业平台、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乌拉盖智慧畜牧业平台、呼和浩特智慧林草监管平台等,解决生态资源数字化监管、农牧林草种养产业中的问题。孵化小草数字专项业务公司。
3.草坪产品。开发走路草坪、停车场草坪、运动场草坪、休闲绿地等,具备节水、耐踏、低养护等特点,解决运动空间不足、城市内涝等问题。孵化快乐小草运动草专项业务公司。
4.植物营养产品。开发土壤修复、植物营养型肥料、微生物菌肥、植生毯、植生袋、生物芭等,解决生态修复、草场生产、家庭园艺中植物种养问题。
5.园林固废产品。开发有机覆盖物、生态再生路、生态小品构筑物、营养有机质等,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大规模草原/荒漠生态恢复
实施乌拉特中旗40万亩退化草原修复、东乌珠穆沁旗14.5万亩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乌拉盖退化草原修复等,累计修复退化草原面积1000万亩,编制形成《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实施的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阿拉善贺兰草原、乌拉盖草原入选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实施科尔沁沙地飞播生态修复、阿拉善荒漠治理等。
(三)矿山/废弃地治理
实施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生态修复、秦岭北麓瑞德宝尔黄柏峪矿山治理等,以扎赉诺尔百年露天矿生态修复为样本,发布实施《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推广应用矿山生态修复的新技术、方法、材料、工艺等,在内蒙古、陕西、新疆、西藏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累计修复面积5988万平方米。孵化土壤科技专项业务公司。
(四)沿黄流域生态保护
在黄河流经的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打造昆河湿地公园与黄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实施鄂尔多斯市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与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集成示范研究项目,编制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五)海绵城市及生态绿地建植
运用生命共同体理念,设计实施呼和浩特小草公园,打造海绵城市样板空间。建植鸟巢国家体育场附场足球场草坪,呼和浩特成吉思汗公园生态停车场草坪,《混合草走路草坪及其建造方法》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佳发明奖”。
企业荣誉有
蒙草是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林业龙头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近年荣获了“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社会责任绿色环保奖”、“中国生态文明奖”、全国“万企帮万村”优秀民营企业、 “中国红十字会人道勋章”(最高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 等称号。